万江眼科:把担当写在战“疫”路上
2020-03-03 00:00本站整理
“在建院之初我坚持设计修建发热和腹泻门诊,一旦发生疫情,可及时隔离。那个时候好多人笑我是‘疯子’‘神经病’,说一家眼科医院修这些门诊干啥。”从医40年的绵阳万江眼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董万江道出了“疯”的智慧——担当。
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何长鹰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晓林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王斌调研员带队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与病毒抗争,为健康护航……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万江眼科的医务人员冲在一线。
1月29日下午,当她得知进社区为居家观察人员监测体温的护士感冒时,主动申请到留观人员家中监测体温。“一是作为党员要作个表率,守护好自己,守护好社区居民;二是作为护理团队的带头人,要关心关爱护士。”这是张玲霞坚持冲锋在前的担当。
一肩担起守护辖区居民的健康,一肩担起守护南来北往机场乘客的健康。
“下午之后没得几趟航班,我们可以坚持到晚上,同时也节约了防护用品。”这是共产党员、绵阳万江眼科医院团支部书记曾仕琳与内科主任张磊随心的一句话。
“机场免费提供午餐和晚餐,乘客们也很配合,主动关心自己的体温状况。” 曾仕琳深深感受到共战疫情、筑牢防线的力量。
63岁的胡大叔居住在树高威尼斯。2月20日,他拿着小区给他开具的居住证明,直接来南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但他既没提前在网上申报自己更不会网上申报。刘娜护士只好帮他在手机上操作,可他的手机页面上总是个圈圈在打转转,就是不前进一步。刘娜只好用自己的手机帮胡大叔申报,并指导他填写《绵阳市外出务工人员既往病史申报》。折腾了近半个小时,胡大叔的健康证明总算办好了。这是我中心办理的第100个健康证明。
“办好了就可以上高速了,到泸州也不用隔离14天了。” 第二天将赶往泸州的胡大叔在感谢刘娜时说道。
“测了三次体温,问了三次。大门口测一次,住院部测一次,手术室还测了一次。” 头疼得都要炸了的蒋大叔也记得这三道关口。
“患者和家属必须戴口罩,每天除了按要求给患者测体温,同时也给家属测体温。一个患者一个家属陪护,一般情况下拒绝探视。”护士长陈玉补充道。
蒋大叔的左眼1月30日上午在家被电瓶车后备箱上的皮带弹伤。下午3点多,他和儿子从盐亭赶到了我院。晚上8点多,副主任医师何苗为他做了手术。
“疼得脑壳都要炸了样,手术做了一个多小时。做了就不疼了,晚上睡得扯扑汗。”蒋大叔笑得一脸爽朗。
疫情期间,我院病人主要来自绵阳本地,且眼外伤患者居多。“大年初一就收治了3个鞭炮炸伤的病人。”副院长、主任医师乔岗博士记忆深刻。
外防输入,内控感染,坚守阵地,守护健康。
门急诊患者出入只有一个通道,门诊大厅门口、门诊室、住院部、手术室层层把关,分别监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科普疫情防控知识,严把疫情输入关。
在紧急暂停门诊普诊业务时,我院组建以副院长张玲霞、副主任医师余素英带队的问诊团队,于2月11日开通在线问诊通道,日均问诊量近200人次。
面对无情的疫病,最简单的是坚持,最难的还是坚持。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力奋战、团结奋战,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温暖的春天也会如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