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江眼科:把担当写在战“疫”路上

2020-03-03 00:00本站整理

       “在建院之初我坚持设计修建发热和腹泻门诊,一旦发生疫情,可及时隔离。那个时候好多人笑我是‘疯子’‘神经病’,说一家眼科医院修这些门诊干啥。”从医40年的绵阳万江眼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董万江道出了“疯”的智慧——担当。

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何长鹰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晓林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王斌调研员带队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战“疫”冲锋号吹响,我院被市卫健委列为第一批设立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第一时间设立独立的发热门诊,建立预检分诊、医学观察等工作机制,组建以副主任医师张磊为首的内科团队,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诊治,实行24小时值班制、首诊医生负责制,做好流行病学史调查登记,及时准确报送数据。

院感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吴娟为解除医学观察患者科普防控知识
       截至目前,我院接诊发热患者37人次,留院医学观察1人,电话随访287人次,药店转诊发热患者27人,电话随访143人次,邀请分别绵阳市、经开区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会诊1次,无一例疑似和确诊病例。
       与病毒抗争,为健康护航……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万江眼科的医务人员冲在一线。

       张玲霞是中共党员,是绵阳万江眼科医院分管护理、院感的副院长,也是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之一,负责防控工作安排、人员调动、物资管理、数据分析审核等工作。
       1月29日下午,当她得知进社区为居家观察人员监测体温的护士感冒时,主动申请到留观人员家中监测体温。“一是作为党员要作个表率,守护好自己,守护好社区居民;二是作为护理团队的带头人,要关心关爱护士。”这是张玲霞坚持冲锋在前的担当。

       自联防联控工作启动以来,我院与南塔社区居委会走进三江国际丽城、海赋长兴、桃花岛、树高威尼斯、美丰家属区、南塔一组和五组,派出医务人员近400人次,摸排疫区返乡人员信息,并承担疫区返乡人员居家医学观察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一肩担起守护辖区居民的健康,一肩担起守护南来北往机场乘客的健康。
       “下午之后没得几趟航班,我们可以坚持到晚上,同时也节约了防护用品。”这是共产党员、绵阳万江眼科医院团支部书记曾仕琳与内科主任张磊随心的一句话。

       2月1日,她和李金蓉在绵阳机场为进出港航班乘客监测体温,工作时长15个多小时。
       “机场免费提供午餐和晚餐,乘客们也很配合,主动关心自己的体温状况。” 曾仕琳深深感受到共战疫情、筑牢防线的力量。

       绵阳机场201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万人次。按照经开区社发局的安排,自1月25至2月15日,我院派出11组22人次轮班值守,把好了绵阳机场出入港这道健康大门。

       一手防控疫情输入,一手助力复工复产。
       63岁的胡大叔居住在树高威尼斯。2月20日,他拿着小区给他开具的居住证明,直接来南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但他既没提前在网上申报自己更不会网上申报。刘娜护士只好帮他在手机上操作,可他的手机页面上总是个圈圈在打转转,就是不前进一步。刘娜只好用自己的手机帮胡大叔申报,并指导他填写《绵阳市外出务工人员既往病史申报》。折腾了近半个小时,胡大叔的健康证明总算办好了。这是我中心办理的第100个健康证明。
       “办好了就可以上高速了,到泸州也不用隔离14天了。” 第二天将赶往泸州的胡大叔在感谢刘娜时说道。

       自2月18日起,我院派出医务人员大力支持南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申报人员免费办理健康证明。10天时间累计办理健康证明近400份,并提供职业健康防护建议。

       越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关头,急诊工作越不能松懈。
       “测了三次体温,问了三次。大门口测一次,住院部测一次,手术室还测了一次。” 头疼得都要炸了的蒋大叔也记得这三道关口。
       “患者和家属必须戴口罩,每天除了按要求给患者测体温,同时也给家属测体温。一个患者一个家属陪护,一般情况下拒绝探视。”护士长陈玉补充道。
       蒋大叔的左眼1月30日上午在家被电瓶车后备箱上的皮带弹伤。下午3点多,他和儿子从盐亭赶到了我院。晚上8点多,副主任医师何苗为他做了手术。
“疼得脑壳都要炸了样,手术做了一个多小时。做了就不疼了,晚上睡得扯扑汗。”蒋大叔笑得一脸爽朗。
       疫情期间,我院病人主要来自绵阳本地,且眼外伤患者居多。“大年初一就收治了3个鞭炮炸伤的病人。”副院长、主任医师乔岗博士记忆深刻。
外防输入,内控感染,坚守阵地,守护健康。

       门急诊患者出入只有一个通道,门诊大厅门口、门诊室、住院部、手术室层层把关,分别监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科普疫情防控知识,严把疫情输入关。

       保证充足的候诊和就诊空间,改善通风条件,消毒灭菌设施设备,裂隙灯安装防护挡板,医务人员佩戴口罩、帽子、护目镜和手套,我院全面做好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

       在紧急暂停门诊普诊业务时,我院组建以副院长张玲霞、副主任医师余素英带队的问诊团队,于2月11日开通在线问诊通道,日均问诊量近200人次。

       坚守阵地心系武汉。

       市卫健委一声号令,我院员工近300人主动请缨加入,组建医疗救治力量梯次储备库,服从党和政府的召唤,时刻准备整装待发支援湖北。
面对无情的疫病,最简单的是坚持,最难的还是坚持。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力奋战、团结奋战,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温暖的春天也会如期到来。